女圈百科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常识

星临万户出自哪里(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2024-10-08 09:10:27 人气:100 次阅读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唐肃宗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唐军收复长安。唐肃宗朝廷返回京师,终于有了一点安定的样子。但是天下仍然陷于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杜甫继续担任左拾遗,继续着他在权力中枢短暂的为官生涯。左拾遗属于唐朝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中,门下省的官职。门下省例称“左省”。本诗就是杜甫在皇宫值夜班时写就的。

暮色低垂,皇宫垣墙外的鲜花渐渐隐于夜色之中。天空中,一群寻找栖息之地的鸟儿鸣叫着飞过。

虽然长安城外的战事仍然打的如火如荼,但是此刻长安城内,皇宫外却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情景。

夜空之中群星闪烁,皇宫的千门万户若隐若现,犹如随着星光微微移动。明月星光下,巍峨的皇宫似乎更接近于九霄上的明月,承受了更多明月的光辉,显示出皇家的威严。

当值的杜甫恪尽职守,耳边听着宫门锁钥开闭的声音,暗暗计算着时间。夜晚的风中,似乎传来上朝大臣所乘马匹的銮铃之声。

杜甫并不安寝,一方面是值守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言官,他写了密奏,转天朝堂之上要上报唐肃宗。这也导致他心里有一些紧张,数次询问夜中时间已过去多久了。

由本诗可以看出,杜甫对于自己“左拾遗”的官职是很看重的,也是很认真的。他是实实在在的履行着作为言官的职责。所谓“封事”,就是臣子的密奏,为了防止泄露,专门用黑色纸袋密封呈交。

但是问题在于,唐肃宗是一个能够接受批评的胸怀宽广之君吗?

杜甫从长安逃出,到写作本诗的时候,时间差不多过去了一年。期间他曾为因陈涛斜兵败被贬的房琯说情,由此引起唐肃宗不满,亲自手书打发他去鄜州省亲,实际上就是将他流放。

有了这样的经历,杜甫对于唐肃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中应该是有数的。可是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能说杜甫太过耿直了。

他是真心为了大唐,为了天下在做官。

这样的人却不一定会招唐肃宗的喜欢。

相比之下,和他同朝为官,时任右补阙的诗人岑参情商就显得高一些。他在《寄左省杜拾遗》,也就是给杜甫写的诗中说:“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此时战乱未平,百废待兴,怎么可能“圣朝无阙事”呢?

岑参在写给杜甫诗中特意这样说,显然是暗自提醒杜甫,不该说的话少说一些。

可是杜甫并没有往心里去,他仍坚持提意见。

没过多久,就在这一年,也就是公元758年入夏的时候,唐肃宗实在容不下杜甫,把他贬为华洲司功参军,驱逐出了京城。

杜甫最终还是因为他的耿直而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