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圈百科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常识

献王是谁哪个朝代的(河间献王缘何成为“卓尔不群”之王?)

2024-11-08 08:21:21 人气:100 次阅读

“卓尔不群”(读作zhuó ër bù qún)是一个成语。

“卓尔”,是“特出的样子”;“不群”,是“与众不同”。

“卓尔不群”,是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在东汉班固的纪传体书籍《汉书·景十三王传赞》中,记载了汉景帝刘启的十三个封为王的儿子及其后代的历史。

文中最先介绍的是河间献王刘德。

刘德是刘启和王皇后所生,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

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喜欢搜集经典书籍,每每从民间得到好书,必要很好地抄录副本给书主,而后留下书的正本,又加赐金帛;因此,献王不仅收藏了很多先秦旧书,如《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等,而且还得到很多儒家学士。

班固接着又介绍了临江哀王阏、中山靖王胜、泗水思王商等其他十二王,这些王大多沉溺放恣、骄淫失道。

河间献王在位二十六年后去世,在这二十六年中,他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

就算如此,晚年的他依然备受同父异母弟弟汉武帝的猜忌,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他去世后,中尉常丽上奏朝廷,说河间献王是“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在《景十三王传赞》的结尾,班固感叹地说:从前鲁哀公说他生在深宫大内,长在妇人手里,从不知什么是愁和怕,这话确实可信啊!然而,还是要安不忘危的好,所以古人把安逸而忘乎所以视为毒酒,把无德而富贵荣华称作不幸。从汉朝建立至平帝时,王子、王孙被封为诸侯王者数以百计,但大多骄横奢侈、荒淫无道,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有权势又放纵、溺爱的后果。就算是平头百姓,也要拘泥于习俗,更何况是鲁哀公之辈呢?近似于高尚雅正、卓尔不群的,只有河间献王啊(“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河间献王缘何成为一个“卓而不群”之王?敬请读者高见!


文学巨匠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