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圈百科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常识

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清单)

2024-10-07 08:25:41 人气:100 次阅读


一、大数的认识


以一万为单位依次计数,十个一万构成十万,十个十万构成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构成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构成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皆为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显著区别在于,计数单位无“位”字,而数位则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皆为十,此种计数方式称作十进制计数法。

关于大数的读法:首先进行分级,而后从最高级别开始读起。每一级的读法均与个级类似,亿级添加“亿”字,万级添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皆不读出,每一级中间的“0”,仅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其一、寻觅“万”字和“亿”字。其二、从最高级别写起。其三、写完最高级别后,余下的每级需写足四位,若某一位上毫无数字,以“0”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审视位数,位数多者数值大,若位数相同,则查看最高位,最高位数值大则大,最高位相同,则查看右一位,依此类推。

将数字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除末尾的四个 0,替换为一个“万”字。

将数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除末尾的八个 0,替换为一个“亿”字。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倘若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需查看千位;若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查看千万位,最终以“万”或者“亿”字作为单位。

用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皆为自然数。若一个物体也无,以 0 表示,0 亦为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不存在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数量是无穷无尽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其积最少为四位数,最多为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之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次相乘,查看积是否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称作它的速度。可写成诸如 60 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保持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若干(0 除外),积亦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值。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若干,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维持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当被除数的一位数字不足时查看两位,两位不足则查看三位,依此规律。

每一步所获余数不得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若某一位上不够除,则于该位添加 0,需留意余数所在的数位。

除法变化规律:商和除数不变时,其他两者同增同减;被除数不变时,其他两者一增一减。


四、角的度量


诸如手电筒、汽车灯以及太阳等所射出的光线,皆可近似地认定为射线。射线仅具一个端点,能够朝着一端无尽延伸。直线不存在端点,能够朝着两端无限延展。线段拥有两个端点,其长度能够予以测量。

经过一点能够绘制无数条直线以及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仅能画出一条直线。

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称作角。此点即为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乃是角的两条边。角通常以符号“∠”予以表示。角的计量单元是“度”,以符号“°”表示。将半圆划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为 1 度,记作 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毫无关联,角的大小取决于两条边叉开的幅度,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锐角小于 90 度,直角恰好等于 90 度,钝角大于 90 度,且小于 180 度,平角等于 180 度,周角等于 360 度。


五、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互交错的两条直线被称作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倘若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直角,就表明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被称为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被称作垂足。

从直线外的某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绘制的垂直线段最为短促,其长度被称为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均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被称为平行四边形;仅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被称为梯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某一点到对边引出一条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被称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被称作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被称作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被称作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被称为等腰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或者易变性。平行四边形存在两组相对应的底和高。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够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接在一起未必仍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为 360 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亦相等。

1、每份数×份数=总数

2、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3、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5、正方形:周长=边长× 4 面积=边长×边长

6、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7、三角形周长等于三边之和 面积=底×高÷2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0、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四边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