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圈百科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常识

路堑和路堤的区别(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

2024-10-02 08:40:09 人气:100 次阅读

页数:P1-P3

一、城镇道路分类

(1)略

(2)城镇道路划分等级形式:

①按照地位划分:快速、主干、次干、支路;②根据运输作用分:全市性、区域性、环、放射、过境道路,(口诀:全市区射过环,逻辑理解:全市区的人都射过环了,图片理解:



③所处环境分:太多,自己看下。。。

路面结构使用年限:

沥青路(黑路面):快主次15年,支10年。

水泥路(白路面):快主30年,次支20年。


二、分级

快速路:完全交通服务

主干路:交通功能为主,连接城市、主要骨架

次干路:城市区域性、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网支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服务功能为主逻辑:快主次支的顺序从上到下,其中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记忆重点,理解为:好路有交通功能,撇路就是服务功能。对应分级顺序:完全交通功能→交通为主→兼有服务→服务为主


三、路面分级

(一)按结构分根据面层类型分黑路面:沥青混凝土、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其中贯入式和表面处治适用于支路和停车场

白路面:普通砼、钢筋砼、连续配筋砼、钢纤维砼,适用于所有路。

(二)力学特性

柔性 刚性荷载作用下 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 理解:因为弯沉变形大所以抗弯小 弯沉理解:那本书摊在手里面,用手指稍微用力压在上面,看书是不是又弯又沉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较大刚性。 理解:因为抗弯拉强度大,所以弯沉变形小 破坏取决 极限垂直应变、弯拉应变 口诀:锤弯极限弯拉强度 主要代表 带沥青的路 带水泥的路


411012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1)略(2)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结构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导致对其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也随深度降低;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基层和面层回弹模量比值大于等于0.3、土基和基层(底基层)比0.08-4。

什么是回弹模量: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3)按使用年限、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口诀:自然土基支撑年力,理解:自然的土基支撑着我黏着你)影响程度不同,路基顶面用不同的材料铺设基层和面层。

(4)后面半句看看就可以。

(5)基层结构类型分:柔性、半刚性基层,半刚性上面铺设面层的快、主路要加厚面层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总结出一个知识点:问到出现反射裂缝时可以怎么处理?答:可以加厚面层减轻,后面还有专门的章节,后面再说。


(二)路基和填料

  1. 路基分类

①按材料:土方、石方、特殊土路基

②按断面形式:路堤(在现有的地面上填筑的)、路堑(在现有的路面上挖土的)、半填半挖(前面两个的结合体,可以理解在山上的边坡修路)

路堑又分为: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




2. 路基填料

①不适用于做路基的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但是必须要用就要掺加石灰或者水泥等结合料改善。(案例题:某一场地只有高液限黏土问怎么做路基?答:掺加石灰或者水泥等结合力改善)②地下水位高,提高低级顶标高,未达到中湿状态临界值应选用粗粒土或者低价量石灰或者水泥稳定细粒土,同时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③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厚度为100-150mm。

网上找的图片用于理解知识点③





(三)基层和材料(1)分为基层和底基层

(2)根据 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多余地区:排水基层

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是细粒土、黏土质砂、集配不良砂(特重或重交通)、细粒土(中等交通),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