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这首五言律诗,诗人从牡丹的贵气和牡丹的美,再写到牡丹的凋谢,多个角度来欣赏牡丹,写出了诗人赏牡丹的内心感受。
昭君怨·牡丹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这首词先是描写了牡丹昔日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诗人拿芍药和琼花来跟姚黄牡丹来作对比,简直是太亏欠牡丹了,接着写到旧时的花圃如今已经荒芜了,表达了对此的惋惜,进而升华到对国土破碎的忧国忧民之情。
牡丹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这首七言律诗描写了牡丹开放的时节是在晚春,百花均已凋零之时独自绽放,已及牡丹无与伦比的芳资及香气,真不愧是被誉为“百花之王”的牡丹啊。
牡丹
【作者】薛涛 【朝代】唐代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牡丹比做自己热恋中的情人,同时借用巫山神女和武陵渔人这两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巫峡散,源自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
武陵期,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唐人多把武陵渔人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卖残牡丹
【作者】鱼玄机 【朝代】唐代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诗人以花自喻己身,表现她因自身清高而不被赏识、因自己才高而不被接纳的处境,道出了她悲哀不行的境遇以及孤傲高洁的品洁。
牡丹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这首诗描写了牡丹的外观以及对瓶中牡丹、美人发髻上的牡丹和庭院中种植的牡丹的牡丹观察对比,道出适宜牡丹生长的环境。
咏牡丹
【作者】王溥 【朝代】宋代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枣花和桑叶虽小却用处大,巧妙地把外在美和内在美做了对比,讽刺了那些空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现象。
牡丹花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这首七言律诗不仅写出了牡丹与春天之间的关系,还通过对芍药和芙蓉的对比,来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
牡丹
【作者】徐凝 【朝代】唐代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写赏花者对于牡丹的主观感受来间接表现牡丹的美,进而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描写了唐朝惯有的欣赏牡丹的习俗,不但写出了牡丹的美,还通过写人们倾城而出观看牡丹的热闹场面来表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
这十首诗词都是对牡丹的描写,不但写出了牡丹的芳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还写出了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牡丹不愧是百花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