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科举考试中,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名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明经和进士又分别指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历经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军功爵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中“明经”指的是汉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一项考试科目,指的是通晓儒家经典。“进士”指的是自隋炀帝开始到1905年废除的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目,最初的进士科考试内容主要有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很大,但考中后便飞黄腾达,最为荣耀,因此对于科举考试的士子来说:“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因此,对于考明经的人来说,若是30岁了还未考中,就已经算是非常老的考生了。相反的是,对于考进士科的人来说,若50岁能考中,就已经算是很年轻的了。
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后写了一首七言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当时他的年龄是46岁。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明经和进士的内容我们知道后,那么,明经和进士还有哪些区别呢?
一、出现与废除时间不一
明经考试始于汉武帝,属于汉朝官员选拔特科中的一种,一直到宋神宗时期废除。具体分类如下图:
明经,顾名思义,是要明于儒学经典,通晓儒术,这和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独尊的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
进士科最早是在隋炀帝时期设立。隋炀帝大业年间(605年)始置进士科目,唐朝亦沿用之,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进士科才退出历史舞台。
二、考试内容不一
明经的考试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但各个朝代的考试内容又有所区别。
汉朝,自汉武帝时,选拔官员便考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情况。
唐朝,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时,先考贴文,后进行口试,经问大义十条,最后是答时务策三道。到神龙元年(705年)时,规定明经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三场:第一场是贴经,类似于填空,考官只露出经文一行,用纸片贴住本行三个字,由考生答出是何字,答对六成者合格;第二场是试义,起初是“口义”,即口述经书大意,后改为笔试,称为“墨义”,后又恢复了口义。第三场是时务策。
宋朝时,明经的考试内容与唐朝基本一致。
进士科一开始与明经考试的内容一样,只考策问。但后加了贴经和杂文,之后又重考诗赋。宋朝熙宁年间废除了明经诸科,只存进士科。宋以后,进士科成为科举中唯一科目,也是所有参加科考的读书人晋升的唯一途径。
明清两代,考中进士后要经过皇帝亲测的殿试,最后分三甲放榜:一甲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三、考试难度与录取人数不一
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说:及第人数,一般是进士百人中取一二,明经十人中取一二,难易悬殊,唐人中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通过这一谚语,我们可以看出明经与进士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