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圈百科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常识

逻辑是什么意思通俗解释

2024-09-05 09:53:07 人气:100 次阅读

在思考问题时有一个概念常常被人们提及,它就是——逻辑。

那么,什么是逻辑呢?

“逻辑”,或称为“理则”。源自古典希腊语 λόγος (英语logos),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

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日语则译为“论理学”。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逻辑学的涵义是思维的规律或客观的规律性,逻辑学被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01

“到底是工作重要还是我重要?”

“你重要。”

“那你现在为啥在工作而不是在陪我?骗子!”

“我要离开村子,去上海打工。”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这个没良心的死去就不要死回来!”

“小张虽然坑蒙拐骗,但也有好的一面;小李虽然勤奋正直,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他就没有缺点吗?我看都差不多。”

被错乱逻辑搞得抓狂的体验,你有我有全都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提醒过别人,说话要讲逻辑。但是,逻辑究竟是个啥?恐怕很多人都闹不清。

在很多人心中,讲逻辑就是“讲道理”,或者是按照他认可的思路讲道理,不然就是不讲逻辑。比方说,按“你的逻辑”如何如何,“他的逻辑”如何如何。这就理解错了。

就像数学、物理一样,逻辑只有一套。逻辑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虽然还可以发展,但是已经确定下来的形式,是固定的、通用的。就像1+1=2,你要不承认,非要自创一套1+1=213,声称这是“我的数学”,那就失去了和其他人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也失去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

说了半天,啥是逻辑呢?

逻辑就是保证推论有效的学问。遵守逻辑规则,不仅可以保证推论有效,帮助我们分清对错真假,减少无谓争论,获得确定性的认识,还能够从事实、公理中,推导出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确定性知识。

人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大脑。大脑强大,是因为它会思考。人人都会思考,但思考质量不一样。

02

一知半解是认知的大敌

吉姆是个老农,突发奇想要读大学,社区学院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他,介绍说第一学期有四门课:

“英语、数学、科学和逻辑。"

“逻辑?什么是逻辑?”吉姆问。

负责人回应:“我给你举个例子吧,你有割草机吗?”

他很自豪地回答:“有啊。”

“如果你有割草机,那么从逻辑上说你就有草坪嚏。”

“是的,我确实有草坪。”

“如果你有草坪,从逻辑上说你就一定有房子啦。”

“是啊,我确实有房子。”

“如果你有房子,从逻辑上说你就有家庭了。”

“是的,我确实有家庭。”

“如果你有家庭,从逻辑上说你就一定有老婆,有了老婆,从逻辑上说你就不是单身狗了。”

“一点儿不错,我不是单身狗!哎呀,真的无法相信,你仅凭知道我有割草机就知道了所有这一切!”吉姆失声喊了出来。

“是的,这就是逻辑。”负责人道。

吉姆迫不及待地告诉老朋友鲍勃这个好消息:“我要上大学了,第一学期要学逻辑。”

“什么是逻辑?"鲍勃不解地问。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有割草机吗?”

“没有。"

“那你一定是个单身狗。"

逻辑就是环环相扣、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操之过急、不按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则欲速则不达。

03

在柔性思维理论中通常把一维逻辑称为静态逻辑,一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静态逻辑思维;把多维逻辑称为动态逻辑,多维逻辑思维活动称为动态逻辑思维。

一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清晰的/确定的/机械的/直线型的;

多维逻辑思维的特点是:模糊的/非确定的/灵活的/立体性的。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静态逻辑和动态逻辑在思维活动中的应用,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 围魏救赵

1)直接逻辑维——救赵或不救赵

2)间接逻辑维——围魏救赵

动态逻辑思考——既救赵也不救赵。

案例2 打人对不对?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环境(逻辑维)下,结果不同。

1) 日常逻辑维:不对

2) 比赛逻辑维:对

3) 法律逻辑维:正当防卫对,防卫过当不对。

动态逻辑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案例3 善恶的标准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1)论迹逻辑维——万恶淫为首

2)论心逻辑维——百善孝为先

动态逻辑思考——善恶评定需要双重标准。

案例4 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有关时间的悖论,最著名的是“芝诺悖论”: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若海龟在阿喀琉斯前一段,则阿喀琉斯永远赶不上海龟,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所以,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龟。

1)微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起点无限多的。

2)宏观逻辑维——阿喀琉斯与海龟之间的距离有限长。

动态逻辑思考——阿喀琉斯能追上海龟。

04

中国文化中最发达的器官,不是脑子,而是一颗心。在中国文化中,大脑的发达程度叫智商,而心的发达程度情商。在所有的民族中,中国人是最情商培养的民族。一个人不管智商几何,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处处感人。在中国生存,情商比智商要重要。

西方哲学区别中国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在其中,推理严谨。由于用心思考,所以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就是,不重逻辑,不喜欢讲理。

为什么中国人不重逻辑呢?因为不需要。中国人用心思考,心的反应是最快的,完全跳跃式的,形而上的,逻辑推理跟不上,也即是,大脑的思维速度跟不上心的切换速度。相对于逻辑推理,中国人更注重心的感知。

从医学角度上讲,心处于身体的中心位置,向全身各器官传递指令是最快捷的,大脑要向全身传递指令要经过颈椎那个狭窄的通道,所以,颈椎不好的人,思维相对就会慢些,就是因为颈椎处的卡堵。

不仅是信息传输慢,各种营养也输送不上去。颈椎病严重点的人,较容易会引起脑梗,因为血液供不上去,大脑里缺氧,从而导致瞬间昏迷。脑昏迷、脑瘫甚至是脑死亡的人都还可以生存,但心死了就立即结束生命。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传习录》)人的心是最快的,也是最难驾驭的。所以,中国传统学术中,各家的修行,都以修心为要。

中国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心性”直达特征,省略逻辑推理过程。这在学术上也有反应。西方学术讲究实证研究,假设、推理、验证,步步紧扣,少一环都不行。

而中国古代到近代学术,一般都是思辩学术,虽然也有义理假设和考据证明,但细想来,那些当作证据的材料,又有多少是经过实证后的观点?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都讲“心统性情”。心学与情学,是中国哲学中最发达的分支。